吃了过期、不洁食物,得了急性肠胃炎上吐下泻屡屡发生,但因此搭上性命了的,还是有些骇人听闻的。据报道,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兴农镇某社区居民王某及其亲属9人在家中聚餐,因共同食用了自制酸汤子,随后出现身体不适,入院急救治疗无效后9人全部死亡。经多方调查,目前基本确认晾成悲剧的“罪魁祸首”为在冰箱内存了一年的酸汤子。
综合各方的信息,从科学的角度简单解析该事件的脉络酸汤子的制作需要长时间发酵或者浸泡,在冰箱内长达一年的存放过程中,极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大量毒性极大的米酵菌酸,目前没有特效药,病死率高达40%-100%。米酵菌酸不仅毒性强,耐热性更强,无论是使用100摄氏度的开水煮沸还是用高压锅蒸煮,都不能破坏其毒性。
冰箱不是保险箱,细菌病毒要紧张
在酸汤子事件中,冰箱无奈背锅,扮演了细菌温床的角色。客观点说,冰箱的保鲜能力还是非常强悍的,目前许多蔬菜、水果和生鲜的物流,也是采用了冷链运输方式维持其营养和鲜度。但是必须面对的事实是,冰箱并没有消毒杀菌功能,仅仅只是锁住、冻结细菌病毒的活性,长期放置或者解除冷冻后存放于冰箱都极其容易发生异“菌”突起。
打开包装喝了一半的牛奶放置于冰箱较长的时间,容易滋生李斯特菌(可在0-10度低温环境中繁殖),感染后会引起人头痛、发烧等症状。生猪肉存放不当易滋生耶尔森菌,容易引起急性胃肠炎、小肠结肠炎,是每年医院肠道门诊中的常客。蔬菜和水果在冰箱内储存不当则容易产生志贺菌,容易得细菌性痢疾,也是夏、秋季肠道常见传染病之一。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冰箱保鲜的根本就是通过降低环境温度,从而降低细菌病毒的活性,抑制和锁住它们的繁殖,起到维持食物鲜度的作用。
一般来说,温度越低,食物的保鲜周期越长,冷藏可按天计算,冷冻一般按月计算。根据食物的特性,保鲜周期也有长有短。如冰箱4度冷藏状态下,牛肉、猪肉、香肠、鳕鱼、三文鱼和鸡肉等通常可以储存1-2天,牛排、猪排、午餐肉、奶油可以存放3-5天;在-18度的冷冻状态下,午餐肉、香肠可以存放1-2个月,牛肉和猪肉可以存放3-4个月,猪排可以存放4-6个月。其它食品和材料的存放周期各有差异,重点是避免长期存放。